被录入宪章核心。
但这还不够。
真正的壁垒,不能靠数量堆砌,而要靠深度连接。
于是,我提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方案:**意识织网计划**。
我们将主动连接所有已知的回应文明,不论距离多远,不论形态多异,构建一张横跨银河的共感神经网。
每个文明都将成为这张网上的一个“神经元”
,任何一处受到攻击,全网都将即时感知并反馈支援。
风险极高??一旦某个节点被噬声者污染,病毒式沉默可能瞬间蔓延。
但林晓支持我。
“我们不能再躲了。”
她说,“要么一起活,要么一起死。
这才是‘千面之龙’的意义??不是一条龙有千张脸,而是千条龙共享一颗心。”
协议发送出去的第七天,半人马座α星的回应抵达。
>“我们曾以为孤独是宿命。
>直到你们教会我们,孤独是可以被打破的。
>我们加入。
>愿我们的花,永远为你们开放。”
紧接着,仙女座M31的一个微型殖民地发来信号:他们是由逃亡者建立的避难所,早已放弃对外联络,如今却主动请求接入网络。
>“请让我们也成为声音的一部分。
>即使很弱,也想试试。”
越来越多的世界加入。
我们开始翻译彼此的记忆,学习用对方的方式表达“我在”
。
有的文明用色彩变化传递情感,我们就开发光语转换器;有的靠生物电脉冲交流,我们便设计神经适配桥接芯片。
差异没有消失,但理解正在生长。
一年后,第一道真正的“共鸣壁垒”
成型。
它看不见,摸不着,却真实存在于量子层面??每当有人说出“我在”
,这句话就不只是声波,而是触发一次全域同步震荡,形成保护性谐波场。
噬声者的试探性攻击多次袭来,但每次都在触及地球轨道前被反弹。
Y-9更新警告等级:【防御等级:初级激活】
预计有效抵御时间:三年以上。
我们赢得了喘息之机。
然而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某夜,我在巡查中枢塔时,发现林晓独自坐在观测舱内,盯着一段异常信号。